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也提出,“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改革集成和开放门户功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支撑”“加快打造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升级版”。今年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五个年头,如何强化“四个功能”,加快打造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升级版?重庆日报约请了川渝两地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现推出策划专题,与读者共享。
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
宋瑛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将显著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关键支撑。当前,重庆要加快推进“416”科技创新布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区域创新功能布局,持续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四大科创高地建设,加强在区块链、生物制造、云计算、新型半导体材料、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加快形成“416”科技创新布局。做强核心载体,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推进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协同建设成渝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金凤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广阳湾实验室和嘉陵江实验室4个重庆实验室,争取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地,支持高校建设前沿技术公司,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基础研究策源能力,加强基础前沿和交叉领域重大科技布局,增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支持高校和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前瞻性、高价值、高风险研究。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沿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中国-东盟协同创新网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载体、平台、企业的科技合作,探索国际和区域科技协作新范式。
优化区域创新空间布局,拓展区域创新承载地。按照“一轴两带双核三区”构建面向未来、遵循规律、均衡发展的全域创新空间格局,加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引领的科创核心承载区建设,拓展“双核”以外的区域创新空间。以渝西科创高地为抓手协同推进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汇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海内外新型科研机构,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在节点城市布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中试研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在科创走廊沿线园区汇聚并促进产业化落地,形成创新要素高度聚合、多门类先进产业链完整并存、研发孵化与产业体系复合共生的创新范式。推进成渝联动联建,以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创新资源共享、科技创新政策一体、科技人才共享的思路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进一步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提升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培育产业链科技创新与转化标志性成果,促进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汇聚。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夯实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地位,多措并举培育更多创新主体,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紧密围绕企业主体配置创新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科技领军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盟,承担国家科技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中小创新企业培育,进一步细化科技创新型企业分类,根据产业类型、产业链地位、科技创新阶段等不同类型,分类构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传统企业向创新主体转变,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更多传统企业、中小企业转变为新一代技术创新主体。重点培育一批竞争力和控制力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造链主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深度参与、中小企业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与金融服务机构协同的产业集群。要引导高校跨地域、跨学科、跨校企合作与入驻产业园区,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研究团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科学仪器、实验设施面向企业开放服务,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一支包括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在内的创新人才队伍。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